航母專家日前透露,中國第一艘航母在上月底剛結束第九次海試,將于今年內服役。與此同時,該專家還透露,中國將來至少需3艘或3艘以上的航母。昨日有市場人士表示,新航母的建造有望給相關產業鏈帶來機會,如中國重工、中國船舶、中船股份等大型船舶制造企業有望率先受益。
前日,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李杰在做客人民網活動時透露,中國第一艘航母將于今年服役,估計航母的名字很可能是以省的名字命名。李杰分析指出,航母是強國的標志,而中國的海洋權益,包括石油的海上通道、鐵礦石等戰略物資的安全,有這方面的需求,“我們是海洋大國,有將近7000個島嶼、1.4萬公里島岸線,將來至少需3艘或3艘以上航母。”
從國外歷史看,航母是工業發展的催化劑,建造航母對中國整個產業升級起著極為重要的拉動作用;同樣的,航母編隊投資的千億盛宴里包含了諸多的投資機會。整個航母編隊產業鏈可以按照裝備制造、動力系統、高端材料、信息系統四個大方向分析。
裝備制造業是打造航母編隊的基礎工業,也是航母編隊投資的直接受益者。如,中船股份、中國船舶、中國重工、廣船國際等同行業公司。
裝備制造之外,動力系統是航母編隊的心臟。航空動力是國內大型航空發動機制造基地企業,未來中航工業唯一的航空發動機整合平臺。 另外,中航動控、中航精機、風帆股份等公司也將從中獲益。
航母的建造,將需要大量的鈦及鈦合金等高端材料。寶鈦股份是中國鈦工業龍頭企業,建造航母帶來的艦載機需求將提升公司軍品銷售。
除上述三大產業外,電子信息技術也是航母建設的必備元素。四創電子建有國家氣象雷達生產基地,擁有我國雷達行業唯一一家908工程集成電路產品設計開發中心,在民用雷達整機及其配套設備的研制、生產和銷售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此外,航天電子、中航電子也將受益。
寶鈦股份:一季度盈利低于預期,民用航空復蘇尚未傳導至公司
一季度略微盈利——4月25日寶鈦股份公布2012年一季報。公司2012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91億,同比下降22.9%;凈利潤為291.3萬,同比下降11.3%,實現EPS為0.007元,同比下降12.5%。
海綿鈦持續高位盤整,華神鈦業貢獻利潤大幅增加——2102年海綿鈦價格持續維持在8~10萬元/噸的區間內高位盤整,公司控股的華神鈦業一季度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業績貢獻部門。
成本驅動海綿鈦價格大幅上漲恐將無法延續——2011年海綿鈦價格大幅上漲主要是由于鈦精礦價格大幅上漲所致。這一方面是由于鈦白粉需求持續旺盛,另一方面是由于越南限制鈦精礦產品出口使得國內鈦精礦供應緊張導致。但是隨著全球鈦精礦產能釋放以及鈦白粉需求增長放緩,鈦精礦價格不會持續上漲,未來成本驅動海綿鈦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下游鈦材需求復蘇和公司產能釋放是業績真正爆發的驅動因素——航空鈦材和軍工鈦材市場準入門檻高,毛利率可穩定在30%左右,未來其復蘇進程直接影響公司業績。公司的5000噸/年鈦錠熔鑄項目、5000噸/年板帶項目以及萬噸自由鍛項目均有望于2012年中期開始達產,將有效提升公司業績。目前民用航空需求大幅反彈暫時尚未傳導至公司,因此公司業績還未見實際好轉,預計真正的訂單體現要等到下半年。
我們使用cookies來提供更好的服務。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